OCEANWIDE COMMUNICATIONS
宽洋文化传播
第三届“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中国(广东)国际传播论坛
    发布时间: 2019-10-30 18:41    

The 3st "21st Century Maritime Silk Road"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Forum

第三届“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中国(广东)国际传播论坛
10月22日上午,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和广东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第三届“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中国(广东)国际传播论坛在珠海开幕。论坛主题为“大湾区建设助力‘海上丝路’交融”。广东省省长马兴瑞宣布论坛开幕。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编务会成员胡邦胜;外国驻穗领团代表、伊朗驻广州总领事希尔高拉米;广东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傅华致辞。中央人民政府驻澳门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副主任薛晓峰出席。珠海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郭永航主持。珠海市委副书记、市长姚奕生出席。

傅华代表广东省委和省政府对本届论坛的举办表示热烈祝贺。他指出,广东是中国的经济大省,是“一带一路”的重要枢纽。广东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继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携手港澳拓展“一带一路”沿线市场,努力实现“四个走在全国前列”、当好“两个重要窗口”。广东还将以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为契机,讲好中国故事、湾区故事、广东故事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编务会成员胡邦胜在致辞中表示,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愿与各国媒体同行在优化国际传播生态、深化内容合作等方面加强合作,共享湾区红利,共促丝路繁荣。


外国驻穗领团代表、伊朗驻广州总领事希尔高拉米在致辞中表示,他希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进一步增进各国友谊,推动各国合作,使世界更加融合、更加和平。


中宣部、广东省有关单位,外交部驻香港、澳门特派员公署和珠海市委、市政府有关负责人,驻穗领团及外国友好(交流)城市代表,海内外知名专家学者、知名企业负责人及海内外媒体负责人等300多名嘉宾出席论坛开幕式。




论坛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背景下,共商交融合作发展,进一步凝聚国际共识,巩固合作成果,全方位、多角度、多渠道展示广东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举措与成就,充分展示粤港澳大湾区乃至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的美好前景和对外开放的巨大潜力。

由宽洋文化负责邀请的两位重量级嘉宾在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演讲:

安格斯·迪顿教授不仅是201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还是普林斯顿大学经济学与国际事务教授、美国经济学会前主席,是世界上最杰出的研究消费、贫穷与福利的专家之一。围绕市场经济机制在中国和世界是怎么运作的,他在演讲中表示,市场经济机制的形成有助于引导资源分配,有助于创新,也容易让后进者迎头赶上。让我们所拥有的资源发挥最大的功效。市场经济机制比计划经济要更高效,但它也容易产生贫困,还有一些法律税收法规以及宏观经济政策的问题。



樊纲经济学博士,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经济学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任职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国家高端智库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院长。主要研究领域为宏观经济学、转轨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他提到,城市化的基本逻辑是集聚效应,它能够实现城市的优势互补。形成城市群是下一步城市化的一种重要趋势和途径。大湾区自身可以通过参与“一带一路”项目与沿线国家合作发展海洋经济,促进自身发展。


除了主论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对外传播”、“ 媒体融合助力国际传播创新”、“‘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城市形象塑造”3个平行分论坛也在活动期间举行。


分论坛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对外传播



澳门凤凰天空出版社社长、澳门文化创意经济协会会长欧阳泽光发表主旨演讲《一流湾区媒体担当》



马来西亚汉文化中心主席、马中友好贡献奖获得者、广东省政协海外列席委员 吴恒璨拿督发表主旨演讲《中马海丝交流看大湾区的未来》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对外传播论坛高端对话环节



分论坛二:媒体融合助力国际传播创新



老挝人民报总编瑞吉·沙瓦本米发表主旨演讲



媒体融合助力国际传播创新论坛高端对话环节



分论坛三:“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城市形象塑造



受广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的委托,宽洋文化在本次第三届“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中国(广东)传播论坛承担了重要嘉宾邀请、接待、协调相关活动工作,邀请了包括201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剑桥大学博士,普林斯顿大学经济学与国际事务教授安格斯·迪顿教授;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教授,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改革研究基金会理事长,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院长樊纲在内的十多名重量级嘉宾出席论坛,出色完成工作,获得与会领导和来宾的高度赞扬。